2016-01-07 瀏覽次數:2748次
活動名稱 | 2016中國成都國際減災與應急科技博覽會 |
---|---|
主辦單位 | 國際應急管理學會 成都市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等 |
支持單位 | |
冠名單位 | |
承辦單位 | 成都盛世千秋展覽有限公司 |
贊助單位 | |
媒 體 | |
時 間 | 2016-05-19至2016-05-21 |
地 點 | 天府大道中段1號 |
報名聯系方式 | 028-68833015 |
展會說明
“成都國際減災與應急科技博覽會”由國際應急管理學會、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數字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中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成都市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四川大學聯合主辦。(簡稱成都應急減災科博會)以“加強城市韌性建設、提高基層應急能力”為主題,以及時傳遞“高科技、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案、新理念”為創新理念,展會將于2016年5月19-21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廣泛邀請國內外防災減災、應急備災、監測預警、應急響應、緊急救援、災后安置和恢復重建各災害應急環節的軟件和硬件設備制造商參展。展覽會規模大、觀眾多,科技含量高、覆蓋面廣、成交額大,受到國內外業界人士的普遍關注和好評。應急產業是新興產業,是滿足政府與社會公眾的公共安全需求而從事經濟活動的集合。該產業主要涉及生產用于預防、處置突發事件的產品。我國應急產業市場年容量高達500億—1000億元,如果包括所帶動的相關產業鏈,年容量接近4000億元。
隨著國家行業標準的逐漸完善以及即將開放低空飛行等領域的政策下,中國無人機的快速發展全球都在關注中國無人機的應用。民用無人機即將迎來產業化浪潮。業內人士表示,無人機有望在政府部門的引導下快速的應用到民用等領域。預計2020年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會超過百億元。在防災救災領域,無人機的優勢已經顯現。在汶川、魯甸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中,無人機先行偵察遙感測繪,為災害評估、應急救援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
災害與災難的事前準備、事中應急響應和有效處置、災后的快速恢復和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和公眾越來越關注的焦點問題,開展科學的應急管理、發展朝陽的應急產業、打造安全的居住家園已成為國際社會發展的共同目標。屆時我們將邀請來自全國地區的相關救援隊,水、電、煤、能源電力,地理測繪相關企及國家應急辦,民防局、地震局、氣象局、公安部,救災救援中心等政府采購團體及海外采購體到會制導,參觀采購;利用無人機提升救援效力,結合展示及減災救災應急發展論壇打造行業高端專業展示交流平臺。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減災與應急管理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防災減災與安全防范意識薄弱、減災與應急機制不暢、技術與裝備落后、投入不足等方面問題仍然存在. 2015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干旱和臺風災害為主,風雹、地震、低溫冷凍、雪災、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災等災害也均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核定,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17081.1萬人次受災,688人死亡,154人失蹤,575.6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55.8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22萬間房屋倒塌,216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380.9千公頃,其中絕收2271.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228.9億元。災害發生后,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緊急啟動國家救災應急響應17次,向各受災省份累計下撥中央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31.6億元, 西南地區災害頻發, 512汶川大地震、2010西南五省大旱、420蘆山地震、2013成都特大暴雨滑坡泥石流、2014年云南魯甸地震等自然災害,讓中國乃至全球目光聚焦西南地區, 特別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自然災害風險逐步加大,各國減災救災工作保障受災人員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鑒于此,本屆展會在往屆成功舉辦的基礎上, 同期舉辦四類突發事件的科普知識展、應急管理能力提升高級培訓班以及應急救援演練和演示,以加深公眾災害應對認知,有效提高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效能,提高政府和官員應急處置的能力,推進應急產業的健康發展。展會為廣大消防、保安、搶險救災應急救援設備制造、銷售企業展示先進產品搭建平臺,我們熱誠地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匯集西南成都,抓住機遇,共謀未來。
二、參展安排:
1、報到時間:2016年5月16—18日
2、布展時間:2016年5月16—18日
3、開幕時間:2016年5月19日
4、展覽時間:2016年5月19—21日(9:30—16:30)
5、撤 展:2016年5月21日 16:30
展會面積:35000平方米
展會地址: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
三、展示范圍:
設有室外大型設備展區、室內專業設備展區、圖片文字展覽區,影像科普展覽區、典型救援演示及公眾體驗互動區。
1、救援設備:遙感設備、無人機探測系統、發電機組、生命探測儀、破拆設備、特種救援車輛、應急照明設備、熱成像儀、個體防護裝備、救援音視頻監控系統、救援船泊、救生衣、救援直升機、海事救援、救助警示標志等;
2、工程搶險:大型挖掘機、破拆工具、電源配電車、修理車等特種車輛等、起重、支撐設備、重建設備等;
3、保障設備:急救包、急救箱、醫療急救車、衛生防疫車等特種車輛,倉儲車、指揮車、應急指揮調度平臺、救援應急指揮系統、宿營車輛、火災探測及報警設備、固定消防應急燈具及火災防護面具、排煙設備、供水設備、水處理系統、反光服、各類環保使用技術等;
4、通訊設備:衛星通信站、短波電臺、移動應急通訊車、應急通訊網絡系統、視頻會議系統、移動視頻技術、衛星導航系統等;
5、監測預警:各類自然災害(地震、氣象、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農業、森林、海洋等監測、預測、預報、預警及軟硬件技術系統、安全生產、公共衛生等各類監測預警方法和技術系統等;
6、應急響應:全天候災情單兵采集獲取設備、車載災情獲取系統、機載信息獲取與實時傳輸系統、無人機探測系統、現場移動(車載)指揮系統、各類平臺技術系統、事故應急指揮與控制系統等、三維實景采集、通信設備基于GIS、GPS和RS的應急管理技術系統、應急指揮平臺技術系統、災情動態研判與救援決策系統、各類災情信息保障技術系統;
7、安全防護:核設施的安全防護技術與設備、核泄露預防及災后救援設備、個人防護用具、照明、取暖、自救逃生工具、金融系統保安防范產品、消防救援器材、反恐設備、警用裝備類、多種用途車輛、安全生產檢測設備、安全防護技術設施設備、機械安全系統、監控系統、專用安全車輛、隧道安全設備等;
8、工程搶險:大型挖掘機、特種挖掘設備、破拆工具、電源配電車、修理車等特種車輛等、起重、支撐設備、生命線工程(道路橋梁、通訊、供電、供氣、供水、供熱、排污等)搶修搶險設備和各類舟橋設備、恢復重建設備等;
9、緊急安置:臨時避難設施、帳篷、棉衣、棉被等救災物資、活動板房、流動廁所等各類緊急安置生活用品;臨時路橋、水電氣設備;浮橋、應急生活物資等。
四、展會目的:
商務配對,高效精準,為展商和買家搭建溝通的橋梁,精準定位,順暢交流,使雙方獲得豐厚收益,展示企業先進技術設備,搭建政府與企業間的信息互通平臺,促進市場供需平衡。
五、專業觀眾:
◆各行業和各級政府應急管理人員、政府官員等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部門主管;
◆城市搜索與營救、消防救援隊、礦山救護隊和危化救援隊等各類專業救援隊管理與骨干人員;
◆各類突發事件災情獲取與快速研判、應急響應、處置、現場協調與指揮人員;
◆應急產業技術創新企業和科研院所的新技術研發人員;
◆志愿者救援隊、第一響應人隊伍、民間緊急救援組織、非政府應急救援組織;
◆城市應急備災和相關生命線工程搶修救援隊和管理人員;
◆災害應急備災與城市應急規劃與政策制定者等;
◆社區公眾和企業安全生產與應急響應人員;
◆學校負責安全的負責人和相關應急參與人員;
◆公安武警、軍隊等突發事件應對與處置決策指揮與參與人員;
◆各應急處置和救援隊建設的規劃者和執行者等。
六、上屆回顧:
□10多個國家和地區政府采購部門親臨
□3000多位嘉賓, 4萬多人次參會(專業觀眾10000多人,采購商200余家)
□35000㎡展示,3大展館,媒體現場新聞直播
□現場簽約金額達5000萬,意向交易金額據不完全統計6685.32萬
□78%以上的參展商表示達到參展效果
□90%的專業觀眾對于展品類目齊全表示滿意
七、參展費用:
國際品牌形象展館:
展場室內空地:36M2起租,合資、外企美元220元/M2,國內企業:人民幣900元/M2;
國際標準展位:3M×3M=9M2,合資、外企美元1980元/9M2,國內企業:人民幣 8800元/9M2。
(展位配備三面加高0.75M展架、一張桌、二把椅子、二盞射燈、220V插座一個、加高圖片門楣)
普通展區館:
國際標準展位:3M×3M=9M2,500元/9M2;
(標準展位配備三面展板、一張桌、二把椅子、二盞射燈、220V插座一個、門楣)
展場室內空地:36M2起租,國內企業:800元/M2;
展場外廣場露天空地:50M2起租,國內企業:600元/M2。
注:空地無任何配備,由參展商自行設計搭建。特裝展位由搭建公司統一申報進展館手續,特裝管理費為15元/M2,未備案的特裝公司特裝管理費為20元/M2。
會刊價目表:(人民幣)
版面 |
費用(元) |
版面 |
費用(元) |
封底 |
15000 |
彩色連版 |
8000 |
封二 |
10000 |
彩色內面 |
5000 |
封三 |
8000 |
黑白內面 |
3000 |
企業之星專訪 |
6000 |
文字介紹 |
500 |
其它宣傳項目:(人民幣)
入場券 |
10000元/2萬張 |
證件廣告 |
30000元/2萬張 |
戶外廣告 |
200元/ M2 |
吊帶廣告 |
20000元/2萬個 |
彩色拱形門 |
8000元/個 |
論壇、贊助 |
詳見方案 |
八、參展程序:
欲參展的企業請認真填寫“參展合同書”,加蓋公章后郵寄、掃描發郵件或傳真至組委會,申請被組委會接受后,組委會將通過郵寄、掃描發郵件或傳真的方式進行確認。
申請參展后一星期內,將參展費用的50%匯至組委會帳號,2016年4月份報名企業參展費一次付清,未收到有關費用將不予保留原定展位。
九、分配原則:
先申請、先付款、先分配;先全程全方位加入推廣;展后優先獲得參觀名錄。參展商在匯出各項費用后,請聯系組委會推廣部精誠合作推廣事宜,并將匯款底單掃描或復印后傳真至組委會,以便及時核查。
推薦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