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高溫季節,生產生活用電、用油、用氣增多,火災事故也進入多發、易發的時期。為進一步加強全民消防宣傳教育,切實做好夏季防火、滅火工作,增強全民消防安全意識,近日,杭州消防走進小區向市民普及家庭消防“四件套”(防煙防毒口罩、逃生繩、防水防爆強光手電和多功能戶外口哨),通過實驗,向市民驗證家庭消防“四件套”的重要性
這些秘密武器是家庭消防標配 關鍵時候能救命
關鍵時能救你命的消防“四件套”目前在普通家庭還不普及
“我家住在8樓,假如樓道起火,第一時間肯定選擇撥打119,然后看情況進行疏散逃生。”家住杭州城西的潘先生介紹,他家中沒有配備消防應急包,“樓道里有這些應急設備了,家里應該不需要了吧。”
像潘先生一樣的市民有很多。實際上,目前杭州對每個家庭都建議配一套“消防四件套”,但多數居民特別是高層住宅的居民,對于消防應急包知之甚少。
據了解,最完備的消防“十一件套”包含:個人安全救生繩、防滑手套、應急安全鉤、逃生滅火毯、新式壓縮性防毒面罩、防煙防毒口罩、防水防爆強光手電、多功能戶外口哨、環保型家用滅火器、多功能組合工具組以及組合式醫用急救包。不過,對于一般家庭來說,消防“四件套”就夠了。
杭州下城消防大隊參謀林麗說:“能直接起到逃生作用的消防口罩(呼吸器)、手電筒是必備的,家庭用火用電操作不當,火災處于可控階段時,用滅火器滅火源最可行。”
林麗參謀另外還提到兩點:第一,消防安全四件套是危難之時救命的“寶器”,應為家庭必備之物;其次,配備了消防四件套以后,一定要熟悉各件的功能及正確使用方法,最好自己提前有個模擬演練。以免遇到火災時,用不好或不會用。
相較于普通家庭對于消防“四件套”的不夠普及,目前杭州對于出租房等人口密集的區域,則是不遺余力地進行推廣。以余杭區為例,該區目前已配備消防滅火器161786具、消防“四件套”141777套,煙感10.6萬只。
杭州上半年兩起“消防四件套”立大功的案例
案例一,4月中旬,家住蔣村花園興達苑14幢的楊先生在洗漱時發現頭頂有東西掉落,一看竟是頭頂浴霸燈冒出火花,楊先生立刻戴上口罩,拿起剛配齊的滅火器,迅速控制了火情。回憶這起事件的發生,楊某至今仍心有余悸:“23點14分,這個時間大家都睡了,要是沒有滅火器,恐怕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據悉,從3月中旬開始,該區全力推進消防四件套配備工作,要求每套出租房屋的每個房間必須配一套“消防四件套”。截至目前,該街道已配備11971套“消防四件套”。
案例二,3月28日,位于沿山村山羊塢的某出租房內,一名男子的手機在充電時由于線路短路,被子被點燃,引發了火情。萬幸的是,沿山村每家每戶都已按要求配備了消防器材,屋內著火時,男子及鄰居就找出了家中配備的消防滅火器熄滅了火焰。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火勢已經被控制。
用好消防“四件套”是門技術活
呂品是杭州下城消防大隊朝暉中隊的指導員,他說,在火災事故中,由于燃燒中產生的毒氣和毒煙,大多數受害者在被燒之前就已經窒息。“因此,有一套防煙防毒口罩,在逃生時就顯得尤為重要。”
他向我們演示了佩戴防毒面具的正確操作方法。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隱藏著很多技巧。在現場試戴防毒面具,就發現了不少問題——
將防毒面具套在頭上,首先發現戴著近視眼鏡再戴防毒面具會非常不舒服,需要先把眼鏡摘下再佩戴防毒面具。戴上面具后,收緊面具下方的繩子,使面具和臉部完全貼合,這樣才能確保濃煙不會吸入口中。另外眼睛對應的面具觀察窗很容易起霧,所以萬一遇到火災,佩戴好防毒面具后應立即逃生。
此外,消防逃生繩怎么用也是技術活。呂品指導員告訴我們:先將繩子留出一米左右的長度,將繩頭繞著單杠兩圈,緊接著,將繩頭從已經繞在固定物上的繩子中間穿出,然后在繩頭與主繩間打一個死結,整個過程不到半分鐘。“這個結打完后,繩子越拉,死結就越緊,如果不放心可以再將繩頭和主繩間打一個結,做雙重保險。”呂品補充說,“自救繩使用難度高,適用于較低樓層和年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