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與每個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南京市政府辦公廳公布了《南京市“十三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規劃除了明確目前南京六大火災高風險區,并一一制定了針對性的消防安全舉措,還指出南京將在2020年前計劃新增消防站25座,其中,位于江北新區的占地10萬平米綜合應急救援訓練基地計劃2018年完工。
萬人火災發生率控制在2以內,修訂《南京市消防條例》
規劃要求,“十三五”期間,《江蘇省消防安全指標體系》中確定的指標全部達標,全市萬人火災發生率控制在2以內,萬人火災死亡率控制在0.019以內,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特別是群死群傷火災,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總量和亡人火災,控制火災形勢。
如何提高公眾自防自救能力?南京將在市區創建1個防災教育館,每個區建設2所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學校,配備1輛消防宣傳車,開展常態化的宣傳,到2020年,實現公眾消防知識知曉率不低于85%,公眾消防安全感不低于90%的目標。強化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持續推進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戶籍化”系統應用,重點單位建檔率100%,在1356個設有消防控制室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81個街道、溧水永陽和高淳淳溪中心鎮建立微型消防站。
規劃還對消防給水、人員配備、消防數據平臺構建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南京將加快城市供水管網的建設與改造,確保城市消防給水設施滿足需求;結合老城區內危舊房、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對南京市域范圍內的消火栓進行增補;結合水環境綜合整治,分別在玄武湖設置2個、莫愁湖設置1個、城東運糧河及秦淮東河設置3個、外秦淮河設置4個、秦淮新河設置5個、長江流域設置8個消防取水平臺(碼頭),作為消防水源的補充。此外,“十三五”期間,全市規劃建設19個二級以上政府專職消防隊,為每隊配備2至3輛消防車,按每站配備24人,“十三五”期間新增600名政府專職消防員。同時,南京還將構建消防大數據平臺,建設消防隱患數據庫、責任主體數據庫、滅火救援指揮基礎數據庫等,建立安全隱患預警處置機制,并適時開展地方立法調研,修訂《南京市消防條例》。
南京已有67幢百米以上高樓,規劃明確六大火災高風險區
南京目前老城人口密集、地下空間四通八達,河西新城、江北新區等地一座座現代化高樓拔地而起。記者注意到,此次規劃對南京市城市用地火災危險等級進行了評估,并確定南京火災高風險區主要為六大類:
大體量高層建筑密集區,目前南京全市24米以上高層建筑5070幢,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67幢,主要分布在新街口、河西和鼓樓地區。這類建筑結構、功能復雜,滅火救援難度大。
城市商業人員集中區,主要分布于夫子廟、新街口和湖南路地區,可燃物集中、火災荷載大,同時人員聚集,流動性大,疏散困難。
地下空間,主要分布于新街口、鼓樓、河西、湖南路、南京火車站五個中心地區以及南京地鐵軌道站,由于其功能復雜,通風采光排煙差,人員疏散和火災撲救困難大,一旦失火,容易導致人員和財產的大量損失。
化工園區,主要位于六合區長蘆和玉帶片區,化工生產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蝕性強等特點,在生產過程中伴隨高溫、高壓、氧化、還原等情況,一旦失控,火災和爆炸的危險性相對于其它企業要大,后果也往往比較嚴重。
城中村,主要位于玄武區黃家圩、小顧家營、藤子村、棲霞區邁皋橋創業園南側興衛村、雨花臺區人居森林。這些地塊建筑密度大,防火間距不足,建筑耐火等級低,違章搭建現象嚴重,公共消防設施不齊全,消防車通道堵塞,存在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
歷史文化保護區,南京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主要包括名城山水環境的保護、歷代都城格局的保護和老城整體保護。頤和路、梅園新村、南捕廳、門西荷花塘、門東三條營、總統府、朝天宮、金陵機器制造局、夫子廟等9處歷史文化街區街巷通道狹窄、公共消防設施缺乏,是城市中較為敏感、脆弱的地方。
將在9處歷史文化街區等設置消防摩托、微型消防站和消防水池
這六大火災高風險區該如何進行掃除和防范消防安全隱患?規劃中也有詳細要求。
“十三五”期間,南京將提升化學工業園區、六合區紅山精細化工園區、金陵石化公司、揚子石化公司、揚子巴斯夫、南化公司及龍翔碼頭、西壩碼頭等易燃易爆危險化學物品場所和設施所在的區域的消防安全環境。對重大危險源,尤其是大型化工企業、倉儲區等加強風險評估,加強對周邊地區,尤其居民區的消防安全風險評價,消除隱患。
老城方面,將結合舊城改造,按照部局小型消防站建設標準,在主要商貿區、老舊城區、居民集中區穩妥推進“老門東模式”小型隊站(執勤點)建設,解決老城區隊站保護范圍過大問題。加強老城內門西地區、下關老水關橋地區、朝天宮地區等建筑耐火等級低的危舊建筑密集區,及不合理的城中村、棚戶區等消防安全環境差的其他地區的消防安全整治,納入近期改造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采取限期遷移或改變生產性質、使用功能等措施。同時,對老城區內的供電線路升級更換,設置微型消防站,配置移動消防器材,固定消防水箱。
南京還將對上述頤和路等9處歷史文化街區,下關濱江、浦口火車站、評事街、釣魚臺等22處歷史風貌保護區及7處重要近現代建筑風貌區中,消防車通道寬度不滿足的路段,設置消防摩托等靈活的消防裝備,結合歷史街區的保護改造和完善消防車通道,設置微型消防站和消防水池。
還將結合軌道交通建設及其站點周邊的地下空間開發,設置地下避災安全空間和地下工程的安全疏散口,建立救災應急和安全管理系統。對新街口、鼓樓、河西、湖南路、南京火車站五個中心地區的地下空間以及地鐵一號線、二號線已建的地下空間進行嚴格的監管。對地下空間合理設置安全出口、導流標志或采用智能疏散標志幫助人員進行疏散,并嚴格控制可燃裝修數量。
江北新區規劃消防站
計劃新增消防站25座,江北10萬平米綜合應急救援訓練基地2018年完工
除了優化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南京還將穩步推進消防站建設,根據規劃,2016—2020年,南京計劃新增消防站25座,包括綜合應急救援訓練基地、水上消防站、地鐵消防站和普通消防站,其中主城核心區3座,江北新區10座,海港樞紐、空港樞紐及高鐵樞紐各1座,溧水和高淳各1座,其他重點發展區域7座,具體包括江心洲水上站、江心洲站、雙麒路站、靖天路站、工農路站和秣周路站,1座地鐵消防站擬選址地鐵5號線。
據了解,目前主城內共有消防站16個,“十三五”期間隨著河西新城建設的推進,火車南站周邊地區地塊開發強度的加大及市政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同時伴隨著地鐵5號線的建設,為提升主城的消防安全等級,需要進一步加大消防站點建設,規劃建設站點為白云亭站、廬山路站和緯七路站。
值得注意的是,江北新區“十三五”期間將建10座消防站,為所有地區之首。目前區域內共有普通消防站6個,“十三五”規劃建設站點具體為:經二路站、中心西路站、望江路站、浦烏路站、高新區站、丁家山站、北七路站、趙橋河路站、白果南路站以及綜合應急救援訓練基地。其中,占地10萬平米的綜合應急救援訓練基地計劃2018年建設完工,建成后將成為南京重特大滅火救援應急處置基地、培訓攻堅能力的特勤隊伍人才基地、保障處置災害現場的物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