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由公共安全裝備網主辦的第十九屆反恐救援高興技術研討會在人民公安大學圓滿落幕,本次論壇主要冠名企業是廣東天浩科技有限公司。研討會上由天浩公司舒義虎先生對我國反恐救援的現狀以及關于天浩公司研發的一種新型裝備在反恐救援領域的應用做了詳細的介紹。
目前,隨著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深入推進,各種傳統和非傳統的、自然的和社會風險矛盾交織并存,信仰不同、宗教差異,加之全球氣候處于厄爾尼諾時期,極端天氣時有發生,地震、洪澇、泥石流、礦難、高空墜落、高樓火災、恐怖襲擊等事故頻發,以及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的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越來越多,應急救援難及反恐防爆的難題越來越凸顯。
利用傳統的繩索和器材攀登高層建筑物,需耗費大量的體能,并占用身體四肢等部位而影響突擊偵察等作戰行動,不易達成輕松升降接近高層目標實施快速突擊的作戰目的。
高層建筑物反劫持仍是個難點課題,解決“有效攀登接近”的問題,是高層建筑物反劫持行動成敗的關鍵環節。
例如:在高層建筑,超高層公共建筑(100米以上),由于建筑的高度過高,一般的逃生裝置根本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效果,而且消防救援也受到極大的限制。高樓火災時,現在通常采用的高樓救生方式有以下幾個方面:
1、消防云梯(最高50多米):速度慢,且易受高度限制,國內現有最好的消防舉高
車只能達到50多米高,相當于十幾層樓的高度。
2、氣墊救援:在地面鋪設氣墊,接住高處跳下的逃生者。但前提是必須要有足夠的設備和人員在地面輔助,而且危險性極大,容易受傷,適應人群有限,年老體弱者難以采取這種方式逃生。
3、 電梯通道疏散:火災發生后,但電梯可能停運,疏散樓梯擁擠,容易造成死傷。加之高層建筑結構復雜,人們很難完全掌握其功能進行快速疏散。
4、各種繩索救生裝置:但是多數結構復雜,下降速度太快,在每秒2米以上,并且在下降過程中需要被營救人員主動控制降落速度,一旦失控就會迅速跌落地面,導致傷亡。況且,發生火災時,一般人員心理驚恐,很難有勇氣能主動正常操控。
5、依托消防人員:受登高能力的限制。消防人員身負重達16公斤設備攀登,需要消耗大量體力,待到達起火層后會因為體力透支,使戰斗力下降。
高樓逃生救援,還有狹小高深環境的逃生救援,除了常用的救援方法外,有無更好的破解之策?有無更有效的裝備來彌補現有消防應急救援裝備不足,可以有效消除目前高層建筑潛在的消防隱患呢?
所以一種新型裝備-----“多用途智能升降器”應勢而生
這是廣東天浩與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特種警察學院等高等院所合作,從2008開始,咬定目標、堅持不懈、磨劍數年,成功研發的國內第一款“多用途智能升降器”,能滿足無通道領域智慧作業需求,為反恐救援提供可靠的解決方案,可實現救援和逃生并舉,為救災、險情開辟生命第二通道。
“多用途智能升降器”是我國唯一的一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經過國家科技成果和國際警用裝備專家委員會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專業新型反恐救援設備。該設備是一種由特殊的輪系傳動、高能量密度電池、電機驅動的機電一體化裝置,也是國內唯一款不受時間、空間、動力等因素限制的便攜式升降設備。
功能特點:
■體積小、重量輕、易攜帶。產品450mm×350mm×150mm,自重14.59公斤, 單人可進行攜帶出行。
■負載大、速度快、距離長。產品可負載315公斤的人或物,繩索可承載3.5噸;升降速度每分鐘可達80米;續航能力可達1300米以上。
■自給動力、循環使用、綠色環保。產品自帶電源,無需外接電源,1小時能完成再次充電補能,重復使用,噪音低,不擾民。
■具有機械制動功能,實現在無電情況下受控下降和空中停留作業。
■ 配備專用高強度阻燃繩索,通過了國家部門檢測認可,安全可靠。
“多用途智能升降器”較傳統升降設備更為便攜、操作,尤其在受時間、空間、動力限制難以架設傳統提升裝置、高深環境下的負載升降,滿足反恐救援和特殊環境下的智慧作業需求,為應急、無通道領域提供可靠解決方案,為救災、險情開辟生命第二通道,為生命安全時刻守護??蓮V泛應用于:
對于消除不安全隱患是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相信有政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有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天浩公司將一如既往創造出更多的反恐救援產品,滿足不同行業的使用需求,為生命安全保駕護航,高樓火災難以逃身的問題也將成為過去,望火興嘆的時代也即將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