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技術雖然能讓我們開車更安全更方便,但是目前除了技術瓶頸之外,成本也是限制這項技術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現在來自于Velodyne LIDAR激光雷達傳感器就能很好的解決成本問題,它的造價只有目前主流激光測距儀的一小部分,但是卻更容易的能夠與汽車其它組件進行融合。
LIDAR(激光探測測量)是目前自動駕駛汽車最常用的技術,用來確定自己在空間中的位置。通過與雷達傳感器、攝像頭和激光掃描儀的配合,能夠建立一個實時3D地圖數據,并且通過高速激光陣列實現。這種技術的準確性非常高,但是成本也很高,對于目前任何一款量產車型來說,都不具備進行實際使用的條件。
而Velodyne公司的最新一代Velarray傳感器就能夠改變這一現狀。首先這種硬件的成本與目前的LIDAR激光掃描儀相比很低,后者的成本通常都動輒數千美元。Velodyne公司表示,在經過大規模量產之后,這種Velarray的成本能夠降到只有幾百美元。
另外,這種新型傳感器的體積也非常小。經常看到無人駕駛測試汽車新聞的朋友都知道,目前的LIDAR激光雷達系統一般都安裝在車頂,看起來就像是一門小炮塔,仿佛給汽車戴了一頂帽子或者是像船舶的瞭望塔。相比之下,這款Velarray傳感器的體積只有125×50×55毫米,并且采用了矩形的設計,而不像炮塔那么顯眼。
而這樣的小巧體積對于汽車廠商來說更容易安裝到保險杠或者車身的其它部位上,而無需固定到車頂。通過特定的電路集成,能夠同樣實現360度視角的位置監測功能。
同時,這種新型傳感器的體積也要比Veoldyne公司現有其它產品更小,但是功能卻沒有縮水。它支持120度水平視角和35度垂直視角的畫面監測,并且提供200米的有效距離,甚至Velodyne公司還表示能夠識別低反射率的目標。
雖然這種傳感器很有可能最先出現在ADAS駕駛輔助技術上,不過該公司表示未來將會成為無人駕駛汽車的“雙眼”。事實上,目前已經存在的ADAS高級輔助駕駛功能未來將會直接升級成無人駕駛技術,而目前收到最大的限制來自于法律的監管和道路環境。
目前許多汽車廠商都將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計劃制定在了2020年,最初,這些技術一定都是在比較有限的范圍內應用,而慢慢將會變得更加成熟,并且為共享平臺提供支持。不過未來究竟是像特斯拉一樣使用雷達和攝像機陣列還是這種激光雷達的方式,還得看各個廠商自己的研發進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