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神張學友最近頻繁上熱搜,皆因近日連續三場演唱會抓獲三名逃犯,因此得稱號——逃犯克星。有人要問,張學友不是歌手嗎?怎么做起警察的工作了?這一切都源于演唱會上的智慧安保人像識別功能,讓罪犯即使隱藏于茫茫人海,也無所遁形。
人臉識別,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使用攝像頭或者攝像機采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自動檢測圖像信息和跟蹤人臉,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的一系列相關分析技術。也許有的人對人臉識別的印象還停留在歐美科幻片里,其實人臉識別早已走入人們的生活,進入公安部門的智慧警務系統中。隨著科技信息時代的發展,智慧警務慢慢成為社會的首要發展方向,而面向警務案件的人臉識別技術就是其中一個分支。
第九屆警博會上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的城市天眼系統
人臉識別主要分為人臉檢測、特征提取和人臉識別三個過程,人臉識別是其中最關鍵的一步,而面向警務案件的人臉識別技術需要一個龐大的存儲人臉數據的數據庫,數據庫中存儲的大量人臉信息將用于和采集到的信息元素進行一一比對,在一般情況下,當數據庫中存儲的元素信息和采集到的元素信息做比對,比對系數超過某個值就說這兩個圖像采集的元素來自于同一個人。
利用人像識別比對技術,建立統一的人像大數據平臺,為公安機關的日常辦公及偵查提供比對、查重、布控、巡檢等多種模式。平臺幫助公安機關加快嫌疑人身份的確認,減少“人海戰術”,在追逃、破案、尋人等應用中發揮巨大作用。通過在汽車站、火車站、機場、港口等人員密集的重要場所布置高清人像攝像頭,對過往行人進行人像捕獲,建成視頻人像軌跡特征庫,實時與重點人員、在逃人員、違法嫌疑人員布控庫進行比對,發現可疑人員及時報警。
目前國內人臉識別應用相對廣泛,2017年春運出現一種新的火車站入站方式——刷臉進站,進站時,自動檢票閘機上都安裝了攝像頭,旅客走近機器時,它會抓取旅客臉部信息,與身份證芯片里的照片進行比對,票證信息相符、人臉與證件照比對通過,閘機自動放行。
2017年8月,武漢站開啟“刷臉進站”模式。只要乘客在終端上刷身份證,然后對著攝像頭刷臉即可快速進站。
人臉識別只是智慧警務中的冰山一角,也算其中發展較為成熟的應用領域,是符合國家政策趨勢,惠及民生的領域,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都撥出了專款資助人臉識別的相關研究,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完善下,人臉識別技術將會被推向更廣闊的日常領域。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警務場景需求的日漸清晰,智慧警務已經成為公安系統最有力科技抓手,中國的智慧警務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為了深入交流智慧警務高精尖技術裝備的應用推廣,由公共安全裝備網(m.nhxcw.com )等聯合有關部門,茲定于2018年6月30日在北京召開智慧警務高精尖技術裝備研討會,屆時百度、海能達、清華同方等企業相繼參加研討會,互相交流,協同發展!歡迎大家踴躍參加,一起探討!
報名通道:
http://h5.huodongju.com/Activity/activityDetail/id/kvnhma/?id=kvnhma&wx_share=1
智慧警務高精尖技術裝備研討會暨論壇7.11號盛大開幕 報名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