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消防轉制后,消防工作又有新變化。
7月29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尚勇和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有關情況。
前一天,28日晚上,新華社發布消息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
5部門起草,3月審議通過
自去年機構改革以來,消防一直備受關注。
去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公安消防部隊改制,公安消防部隊不再列武警部隊序列,全部退出現役。公安消防部隊轉到地方后,現役編制全部轉為行政編制,成建制劃歸應急管理部,承擔滅火救援和其他應急救援工作。
去年10月9日上午10點,“公安消防部隊移交應急管理部交接儀式”舉行,意味著消防官兵正式退出現役。
根據《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框架方案》,公安消防部隊、武警森林部隊轉制,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這支隊伍由應急管理部管理,實行統一領導、分級指揮,設有專門的銜級職級序列和隊旗、隊徽、隊訓、隊服。
11月9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并致訓詞。
如今,轉制后的消防又有了新的文件。在國新辦2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等有關部門起草形成《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送審稿。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意見》,5月3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
公眾聚集場所作出消防安全承諾即可運營
據介紹,《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提出了消防執法改革5個方面12項主要任務。
其中,公眾聚集場所取得營業執照后,作出其符合消防安全標準的承諾后即可投入使用、營業;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安全評估機構辦理營業執照后即可開展經營活動,不再需要到消防部門辦理審批。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瓊色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消防制度審批改革以后,全國每年將有10余萬家公眾聚集場所作出承諾后即可營業,數萬家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和10余萬名消防專業技術人才從業不再需要到消防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此前,按照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進行消防設計的建筑工程竣工時,是由公安消防機構進行消防驗收。
那么,消防審批制度改革以后,如何加強對從事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安全評估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和公眾聚集場所的管理?
瓊色說,放寬市場準入后,將制定從業條件和服務標準,對場地設備、人員、服務范圍、服務活動等作出具體規定,并相應增加有關罰則;
將引導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從業行為、落實主體責任,讓市場對消防技術服務活動進行自我調節配置,優勝劣汰;
將加強對機構及其從業行為的監督抽查,依法懲處不具備從業條件、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對嚴重違法違規的機構和人員實行行業退出、永久禁入。
消防部門與消防行業協會、中介組織徹底脫鉤
在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司長劉衛軍表示,在此次消防執法改革中13種消防產品將調整出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僅保留公共場所、住宅使用的火災報警產品、滅火器、避難逃生產品的強制性產品認證。
13類消防產品包括:消防水帶、噴水滅火產品、消防車、滅火劑、建筑耐火構件、泡沫滅火設備產品、消防裝備產品、火災防護產品、消防給水設備產品,氣體滅火設備產品、干粉滅火設備產品、消防防煙排煙設備產品。
“強制性產品認證是一種具有市場準入性質的管理制度。列入目錄內的產品沒有經過認證,就不能出廠、銷售、進口,不能在經營活動中使用?!眲⑿l軍說,此次調整出的13種產品,基本為消防部門和專業人員使用的產品,而一些與消費者直接接觸較少的產品質量也比較穩定。
他提到,通過此次改革,預計減少7萬張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涉及企業1萬余家,將大大降低消防產品生產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除此之外,值得關注的是,根據《意見》,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尚勇發布會上說,消防部門將與消防行業協會、中介組織徹底脫鉤。
具體來說,現職消防人員一律不得在消防行業協會、中介機構兼職(任職),離退休人員在消防行業協會兼職(任職)的,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且不得領取報酬;消防部門管理的科研、認證機構一律不得開展與消防執法相關的中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