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進入信買賣-應急物資供需平臺小程序)
兩個月以來,抗疫成為我們最為關心的話題,為應對疫情對應急消防裝備企業帶來的影響,國家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相應政策和措施,幫助應急消防裝備企業緩解經濟及運營等方面壓力。
例如,國家層面上,應急部消防救援局全力支持消防產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在疫情期間,對所有消防產品生產企業實行認證檢驗費用緩收政策、緩收所有認證檢驗費用項目等措施。地方層面上,江蘇省財政廳印發《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微企業力度的通知》 ,《通知》從加大預留份額比例、切實減輕企業投標成本、嚴格執行價格扣除和履約支持政策三方面,提出了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具體措施。
目前,疫情得到了有效防控,應急消防裝備企業早已恢復正常運營。近日,公共安全裝備網發現,大量應急消防裝備企業已經取得醫療資質,包括機器人、無人機、生命探測儀等項目已陸續重啟招標程序,同時,還有許多應急消防裝備企業傳來了中標的好消息。
應急消防裝備企業的契機
01應急物資儲備(防護服、口罩、帳篷、洗消等)
在本次疫情應對中,武漢市各大發熱患者定點醫院陸續出現醫用防護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醫療應急物資緊缺的情況。從全國范圍來看,物資短缺、交通不利,較長一段時間不能有效緩解。未來,應急物資儲備的模式會發生較大改革。
考慮突發事件的影響范圍,持續時間,物資品類繁多等諸多因素,公共安全裝備網預測,未來會建立政府部門、企業、社會共同合作的多元化應急物資儲備模式,大體可以概括為政企合作、協議儲備兩種儲備方式。適合這兩種儲備方式的應急物資有防護服、口罩、帳篷、洗消產品等。
政企合作儲備。即由政府應急職能部門采購應急物資,選擇具備專業倉儲管理能力,信用較好的企業作為合作伙伴,代為管理應急物資。優點:利用現成倉儲設備,節省倉儲管理成本。
協議儲備。即政府與應急物資生產企業簽訂協議,由應急物資生產企業,根據企業自身產能比例,儲備部分實物或生產能力,確保一定的庫存應急物資可供征用。優點: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存儲方式靈活多變。
在疫情期間和過后,各級政府和社會將進一步提高對應急物資儲備的重視程度,專業倉儲能力和的應急物資采購的標準將進一步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將被更加重視。未來,應急物資管理將邁上新臺階。
02智慧應急智能應急裝備(通訊等)
疫情期間通訊裝備是必需品。設想一下,從戰“疫”一線,到廣袤的后方防護縱深地帶,一旦通迅停擺,后果會是怎樣?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疫情來臨,每次都少不了通訊裝備的身影。
2010年1月31日晚,中國電信和華為完成了武漢火神山醫院首個“遠程會診平臺”的網絡鋪設和設備調試。2月3日,火神山醫院首個“遠程會診平臺”正式投入使用。
通過這一平臺,遠在北京的的優質醫療專家資源,可通過遠程視頻連線的方式,與火神山醫院的一線醫務人員一同對病患進行遠程會診。這將進一步提高病例診斷、救治的效率與效果,并一定程度上緩解武漢一線醫護人員調配緊張、超負荷工作的痛點,同時,也可減少外地醫療專家往武漢的風險。
除此之外,通訊技術在網絡教育、遠程辦公、文旅互動等直播業務將迎來發展機遇。應急通訊保障問題將會更加被關注,包括對講機、應急通訊車、大數據通訊指揮平臺等在內的通訊裝備的市場將日趨擴大。
03無人化應急裝備(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船)
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成為其中一個亮點。基于AI、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對重點地區客流、發熱個體高效篩查的場景,使用無人車和無人機器人進行防疫工作。
疫情有望加速人工智能產品技術升級,推動無人機器人、無人機這類產品更加普及。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未來十年內都將是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普及的爆發期,無人化應急裝備有望成為下一個爆發點。
04公共衛生應急安全裝備(防疫)
疫情期間,公共衛生應急安全裝備的銷量呈幾十倍增長,許多應急消防裝備企業隨機應變,紛紛推出抗疫產品,例如北京凌天推出的消毒防疫機器人、廣東安盾推出的第四代高精度紅外測溫金屬探測安檢門等。
公共安全裝備網預測,由于疫情的影響,將會加速公共衛生應急安全裝備的技術發展和系統建設,包括測溫、消毒、個人防護等產品都將加快在公共衛生市場上的推廣和應用。
日益增長的應急產品需求將是本次疫情后的主旋律。這也意味著,社會各界將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我國應急消防產品、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對于突發事件的重要作用,加快了應急管理體系的現代化轉型。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疫情過后,應急消防裝備企業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企業自身要找到應對思路和措施。打造核心競爭力、持續進行技術革新、提高市場開拓及運作能力等是面對未來最好的準備。
(上述內容來源于公開資料,由公共安全裝備網不完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