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值夏季多雨時節,各個城市在暴雨時期極易發生城市內澇,在遇到城市積水且水位持續上漲時該怎么自救?在積水中行走時遇到急流該如何分辨和規避?
云南省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隊將利用急流模擬訓練設施開展真人實驗,讓大家掌握洪水中最關鍵的自救方法。
淺灘涉水橫渡
當發生城市內澇,市民朋友不得已外出時,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水中橫渡。
如遇到水流平緩區域,那大部分成年人在通過時,幾乎沒有什么困難。但如果是存在水流湍急區域,那么,該如何通過?人體自身能承受多大的沖擊?同等情況下,多人同行是否更有安全保障?一起來看實驗
一、單人時,行進過程中雙腿呈一前一后的姿勢,抵住水流沖擊后,再開始橫移。
安全提示:在現實城市內澇需要涉水橫渡的情況時,首先要確認水流情況,是否存在漩渦暗流。其次必須確認水深,可通過附近的樹木或其他物品作為參照物。最后確認水下路況,是否存在丟失井蓋的下水道、沖擊的泥沙、馬路牙子等情況。行進過程,雙腿呈一前一后的姿勢,抵住水流沖擊,再開始橫移。
二、多人時,排成縱隊行進,人接觸水的面積越小,所承受的力也越小,聚集在一起的人能發揮最大的力量。
其實在涉水橫渡過程中,排成縱隊的形式是看似簡單,但卻是最有效的行進方式。人接觸水的面積越小,所承受的力也越小,聚集在一起的人能發揮最大的力量。
如下圖所示
回流區
在現實中,遭遇洪水,極易見到回流區——水流經過障礙物(橋墩、倒樹…)時,由障礙物兩側經過,此時障礙物兩側水流速度會加快,在障礙物正后方會形成回流區。回流區不是急流,而是一個安全區域。在現實救援中,回流區是急流救生人員運用的區域,是休息、觀察、等待救援、或延緩被沖往下游的區域。
因此,在遭遇洪澇災害時,掌握好如何進入回流區,也是大家緊急時刻的保命關鍵
遇到回流區時,選擇與障礙物齊平的時候轉身,以攻擊式泳姿進入回流區。
漩渦流
漩渦流是當水流被迫繞著岸邊轉彎處、凹陷區域或障礙物時,形成的漩渦。
漩渦流極易分辨,它就像一個充滿吸力的滾筒,在發現它時,應遠遠避讓。如果無法躲避,被迫卷入,也不要慌張,順漩渦往上游到與主水流交會處,再以45度朝上游的急流攻擊式泳姿朝主流方向游去,快速游離漩渦區域。
遇到洪水爆發一定要冷靜
提前做好應急準備
不得已外出時要多觀察,多謹慎
提前做好應急準備
掌握方法做好自保
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