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消防“后進”狀態
記者:2014年至2015年,靜樂縣政府投資建起功能相對齊備的一級消防站。請您據此介紹一下,縣政府高標準、高效率建設公共消防設施的工作情況,并談一下您任期以來,領導當地政府部門在消防工作中做了哪些工作?
靜樂縣縣長王昕:我主持靜樂縣政府工作以來,多次深入消防隊站、社會單位和到群眾中了解實際情況,發現我縣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非常薄弱,難以滿足滅火救援和執勤戰備的需要,因此我下定決心要解決好消防方面的事情。
這幾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增加消防執勤人員力量。以前執勤隊伍力量薄弱,只能保證同一時間處置一起警情,2014年,為消防隊配備了一批退伍轉業人員,現在已經能同一時間完成兩起以上滅火和救援任務,增強了執勤實力;二是加強消防器材裝備建設。以前我們只有2輛3噸水罐消防車、1輛搶險救援車,為適應目前大型化、復雜化的火災特點,我們又新增了2輛8噸水罐消防車、1輛城市主戰車;三是新建了現代化的一級消防站。以前的執勤營房小,甚至不能滿足執勤人員住宿需求,消防車庫只有兩間,現在已建成高5層、擁有10個消防車庫的現代化消防站,滿足了消防執勤人員執勤備戰和日常基本訓練、生活需要;四是加強城市消火栓建設。市政消火栓作為消防水源是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縣市政消火栓已從以前的15個增加到52個,更好地保障了城市消防水源需求。
提升縣鄉御火能力
記者:我們在街頭采訪得知,群眾對靜樂新城區建設贊不絕口。忻州市市長鄭連生曾要求各級政府將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納入市政規劃,與水、電、路等基礎市政設施一起建設。靜樂縣做得怎么樣?
靜樂縣縣長王昕:近幾年,靜樂消防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規范化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為此,我們做了一些長遠性的工作。一是啟動了消防規劃的編制工作,將消防規劃納入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使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建設實現了“齊步走”。二是全面加強監管措施,保證相關部門和企業等單位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
記者:近幾年,國內農村火災相對多發,靜樂縣政府在農村火災預防工作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靜樂縣縣長王昕:針對這一趨勢,縣政府全面加強了防控措施,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明確了各鄉(鎮)消防安全網格長和網格員以及各村(社區)消防安全聯絡員,構建了縣、鄉、村三級消防網格化安全監管體系;二是在社區和行政村成立了志愿消防隊伍;三是縣政府投入專項經費,為全縣14個鄉鎮設立了專門的安全辦公場所,配備了辦公電腦,配備了工作專用電動車,為鄉鎮開展消防安全工作提供了方便;四是在城中村增設了消防水泵、消防沙土、消防槍等簡易的消防器材,有效擴大了全縣居民集中區安全防護的實際范圍。
確保消防基本需求
記者:經費保障是消防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靜樂縣財政是如何安排消防經費的?
靜樂縣縣長王昕: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縣財政收入有所下降,消防專項經費的投入可能會受到影響,但我們提出,任何情況下必須保證消防大隊人員的基本工資和日常執勤備戰的需要。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今年縣政府還會考慮采購云梯消防車。
記者:您對目前靜樂縣的消防工作,是否滿意?
靜樂縣縣長王昕:目前,我縣的消防工作基本能滿足消防安全的要求,總體上是滿意的。我希望消防大隊繼續積極為政府建言獻策,當好縣政府消防工作方面的參謀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