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對付無人機也是依然頭痛,至今也不敢說自已搞定了。以至于人們將對付小型無人機列為“暫時無法應對”的問題,這已經成為了一個世界公認的安全領域大難題。
圖:小型無人機被“低空衛士”擊落
最近幾年以來,美國,日本等國都相繼曝光過小型無人機意外墜落到核心區域的情況,其中不少是發生墜毀后,無人機殘骸被發現時才知道了發生發什么。小型飛行器,體積小,又低空低速,甚至是無聲逼近,無論采用什么手段都很難辦,給人以束手無策之感。別看美軍敢叫喊能打衛星,攔截彈道導彈,可是對付無人機也是依然頭痛,至今也不敢說自已搞定了。以至于人們將對付小型無人機列為“暫時無法應對”的問題,這已經成為了一個世界公認的安全領域大難題。
圖:2015年4月22日,一架小型無人機墜落在日本東京首相官邸的屋頂上。
如何對付這些不請自來的小型無人機,成了管理部門頭痛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成了世界性難題,面對這個難題,人們紛紛開頭腦筋想辦法時,有研究電子干擾的,有想用無人機捕捉無機,有訓練獵鷹當捕快的。中國好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不過應對起來卻輕松多了,更研究出了自己的高招。 許多無人機不顧限制胡亂闖入一些限制區域,比如:機場,重大活動現場等,無論是故意,還是是意外的都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特別是飛機起降的過程中,如果無人機突破闖入,一旦發生相遇,那么后果不堪設想。自然讓我們也開動腦筋想辦法,只不過換了一個思路,于是弄出兩招。
圖:“天網”是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為應對低空、慢速、小目標防控這一世界難題而研發的自主創新產品。
第一招:民用導彈!這就是“天網一號”低空防御攔截系統,早在2011年即投入使用,效果不錯。該系統包括固定發射架與導彈組成,也可以使用機動式發射架。它的外形和普通四聯裝防空導彈頗為相似,其導彈采用基本無聲的火藥發射技術,初速不高,100米/秒左右,應用高空網式攔截技術,即在飛臨目標附近時,釋放一張直徑3米的大網纏住對方,令其操縱和動力系統失靈,并利用降落傘保證平穩落地。這種無煙、無焰、無光、微聲的特點非常適合在人口密集區域內使用,不但能迫降無人機、航模或氣球,而且還可防止它們搭載的傳單或可疑物品四處飛灑。
圖: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單位研發的“低空衛士”激光安防系統。
第二招:民用激光炮!2014年公開曝光的“低空衛士”激光安防系統,它的工作方式就粗暴了一點,使用不可見的激光摧毀目標,僅需5秒內就可擊毀目標,而且不會有附帶損傷。之后“低空衛士”還能快速轉入對下一個目標的跟蹤和打擊。該系統進行過多次成功的試驗和演示,先后擊落固定翼、多旋翼、直升機等典型小型航空器30余架次,成功率100%。這一系統的攔截距離不小于2公里,單套系統防衛面積達12平方公里。這一系統再加強一下,既可成為軍用防空武器,可謂潛力巨大。
這二招用對于無人機絕對有效,既可摧毀,又可捕獲,非常有效地應對小型無人機的安全隱患的問題,解決了這一世界性難題!
這二樣技術看上去很簡單,談不上什么高難度,其實背后的東西可不是一般技術?!疤炀W一號”其實是將軍用防空導彈技術應用到民用安全領域;“低空衛士”則將最新的激光武器技術應用上了,絕對是高技術,夠水平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