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曰: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千年之后,這句話正在成為現實。當我們還在討論航母、核武、第四代甚至第五代戰機時,另一種戰爭技術和形態已悄然出現。
我們姑且稱之為“魔法戰爭”——因為,它太像魔法了。
美國田納西州,罪犯綁架人質。
高層建筑的窗口,罪犯躲藏在人質后面,只有自動步槍的槍管露出窗外——狙擊手一點辦法也沒有。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危險不斷增加。
有警察一抖機靈,向軍方借來一件怪怪的物件。只見電光一閃,一道電弧劃出,飛抵步槍槍身,那罪犯嚎叫跌倒,槍支墜落窗外,警察破門而入,輕松地將倒地抽搐的罪犯抓獲。人質安然,各隊收工。
像不像魔法?
這一幕是真實的。
傳說中的僵尸槍。
新戰爭形態:控制生命!
自從人類有計劃地應用武器進行戰爭數千年來,各色武器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消滅敵人。方法也只有一個:如何把毀損能量弄得更強、更遠、更準。
西方近現代軍事鼻祖克勞塞維茨的過人之處,在于他強調“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厘清了“暴力”和“意志”的關系。遺憾的是,以克氏在那個時代的科學認知,使得他只能找到使戰爭更殘暴的那一個答案:只有“暴力最大限度的使用”,才能讓敵人無力抵抗。
克勞塞維茨曾經用這樣一個公式來解析戰爭,敵人的抵抗力=可用工具之和×意志的力量。但顯然,他的“可用工具之和”并未包括非致命武器,而他當然更不可能明白:除了靠毀傷肉體、逼迫敵人就范之外,人類還可以直接作用于“意志”——在不觸及死亡或者至少主要目的不在于死亡的情況下,靠更好控制敵人去贏得戰斗,體現出科技進步的魅力和相對的“戰爭文明”。
21世紀的軍事界,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一批“魔法學校”“魔法師”:現代科技的發展水平、對人類的認識能力,以及對生命的尊重意識都在增強,讓非致命作戰的概念“橫空出世”。于是,在很多情況下,以槍彈投射為代表的化學熱能武器系統有望被傳導輸送某種控制性定向能的新概念武器所取代,并顯現出獨特優越性。
這就意味著,一旦我們轉變一種思路,將“控制”優于“毀傷”來考慮武器性能問題,就會豁然開朗,發掘出一系列全新的致傷作用機理。而倒過來再看“熱兵器”那種盲目追求的大殺傷性,從技術含量上真是弱爆了。
腦控武器操縱目標對象的心理和情緒,以影響其行動
來,給您看看已經和將要出現的戰爭魔法!
且看魔法戰爭升級版:
“魔幻術”——
腦控武器為其中一種,英語名稱是mind control weapon,它通過電磁波、聲波、光波等實現對大腦的控制。這種研究先把人的思想、記憶或情緒等大腦電生理信息傳輸到計算機,用超級電腦對數據庫中的成千上萬個腦電波樣本進行分析,以得到心理特征和腦電波的對應關系,形成“情緒信號串”,并利用相應的定向能電磁波向人體發射這些“有生命特質”的信號,操控或干擾目標對象(個體或人群)的意識、認知或情緒,對其進行思想控制和意識欺騙,以影響其行為。被世人廣為傳說的是,海灣戰爭時期美軍就曾通過發射超高頻電波擾亂伊拉克士兵的精神狀態,最終使得數千伊拉克士兵不戰而降。
就連以軍事強人著稱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把這種通過發射電磁波、聲波等擾亂攻擊目標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武力作用方式稱為“實現政治和戰略目標的全新工具”。
非致命激光槍。
“斷片兒術”——
在針對感覺器官方面,美軍推出了激光失能槍具,通過發射激光使對方暫時失明、進而暫時失能。想想暗夜中突遇強光照射的那一瞬間吧,不僅僅是頭昏眼花,大腦還會出現一片空白。激光致盲失能帶來的生物效應比這要高出百倍——不僅因為激光具有更高的能量,更因為選擇了最具刺激性的波頻,立即出現“人員暫停刺激響應”。只不過,在被如此強烈的激光暫時性致盲后,人體不會遭受到永久性的損傷,這成為武器性能穩定的關鍵。
“抓燈泡”——
痛覺,在這一操控進程中當然不會缺席。眾所周知,發射電磁脈沖可以將金屬物體直接震碎。但是如果把能量等級調低,它就會搖身一變,成為激活人體痛覺感受器的利器了,它甚至可以按照需求為目標量身定制出燒傷、凍傷、腐蝕傷的感覺,卻并不會真正造成這種傷害。而美軍已列裝的主動拒止武器,發射95千兆赫毫米波,僅僅穿透皮膚0.4毫米,不至于造成深層次損壞,卻讓豐富的神經末梢產生無法忍受的熱效應,出現“抓燈泡”似的燒灼感,但迅速離開后渾身上下完好如初。
美軍主動拒止武器。
“瞌睡蟲”——
嗜睡,也是控制性電磁武器要攻克的一個努力方向。使用頻率非常低的低頻電磁輻射,能引起大腦釋放控制行為的化學物質。讓對方處于昏睡狀態,產生類似流行性感冒的暈沉癥狀。
“打擺子”——
對體溫的改變,也會使人頭昏萎靡,喪失戰斗力。因此,有人設想出一款微波“致熱槍”,能夠將對方的體溫升高到40.6~41.7攝氏度,進而導致發燒昏睡。
“獅吼功”——
在大自然當中,正常的聲音是無害的。但是,特殊的音頻卻可能對人體造成破壞。某些頻率的聲波作用于人的內耳,可能引起頭暈、嘔吐、痙攣等癥狀。美國軍方正在尋求一種頻率可調、能致人失能的聲波武器。另外,人的內臟是具有固定的電生理活動的,以特定電磁波對重要臟器的生物節律產生共振,能使人產生不適和疼痛感,其波束的調節可以讓對方身體不適變輕或變重。是略感肚子疼或是讓腹腔里“翻江倒海”,可任意調節,但又不會造成實質性損害。
再回到本文的開頭,美國研制出的新概念激光致僵“鬼上身”武器,利用紫外激光器發出的光束,在空氣中電離出一條通道,使電流導向目標,使被擊中者周身神經肌肉抽搐、痙攣,直至僵硬而喪失活動能力,束手就擒。由于身體組織的抗阻,被擊者的心肺、隔膜等重要器官不會受到影響,因此不會危及生命。
國產激光攔截武器,使用激光光束進行攻擊,具有打擊精度高、附帶損傷小、運用靈活、單發使用成本低的特點(此款用于低空攔截)。
傳統子彈、炮彈和未來戰爭魔法的區別是什么?
也許從此,武器的基本作用原理也會出現顛覆性改變。打個比方,這好比是子彈和藥片的區別。一顆子彈厲不厲害,要看它和人體發生作用的多種可能性:致死、重傷、輕傷、未命中等等;而一粒藥片,本身就包含了設計預期的生理變化——控制性武器用于作戰,已然把作用效力預置于發射物之中。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怎么打,但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的一定是木棒和石頭。”想想愛因斯坦曾為他助力研制大殺傷終極武器原子彈而無限懊悔的晚年吧,現在可以告訴他一個新的解決方案,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會是:魔法戰爭。
戰爭的制勝之道,正在從毀傷性轉而提升到操控性。
控是實力,更是境界。也就是:上兵競控,其下競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