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柔軟舒適的玻纖布,撲上躥出的火苗,很快就會火熄煙滅,贏得“神奇滅火毯”之譽。這種滅火毯出自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大公式鎮90后小伙于海洋之手。
前不久,于海洋的滅火毯創業項目榮獲“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銀翼獎”、市第四屆創業富民大賽第二名。
一則火災報道打開創業思路
12月15日一大早,記者來到位于大公式鎮的泰州市中盛玻纖制品有限公司。剛起床的于海洋拿毛巾洗臉的間隙,竟然連續接到廣東、遼寧等地幾位客戶的訂貨電話。
于海洋告訴記者,這些訂貨的客戶都是從阿里巴巴和淘寶網上看到“神奇滅火毯”,主動打電話訂貨。“現在,我們僅做電話訂單都來不及。”于海洋說。
1990年出生的于海洋,2013年從江蘇大學化工專業畢業,并以優異成績被上海一家大型化工企業聘用。于海洋說,上海工作期間,一次放假回家,他看到家鄉電視臺播了一則新聞,大致內容是,一位老太在廚房炒菜時,躥起的火苗引燃了排煙管內壁累積的油污。家里沒有滅火器,老太手忙腳亂,大火蔓延開來。好在鄰居聞聲趕來,救老太出去,不過,廚房卻被大火燒毀了。
當時,于海洋第一個念頭就是,如果老太手頭有個滅火的東西,及時滅掉火苗,損失就會小得多。他聯想到母親廠里生產的玻纖布,玻纖布的特點是阻燃、防火、耐高溫。“如果把玻纖布加工成一種使用方便、美觀漂亮的滅火工具,起到家庭滅火器的作用,那該多好啊。”
于海洋萌生了辭職回家創業的念頭。家人多數表示反對,年邁的爺爺特意趕到上海勸阻于海洋:“你爸爸在外搞工程,媽媽辦廠多年,家里不缺錢。你難得這么安穩的工作,又在大城市,年輕人不能頭腦發熱。”
“年輕人要有自己的事業。創業固然辛苦有風險,一旦成了,不僅自己有成就感,還能幫助別人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于海洋說,現代家庭廚房很少備用滅火器,因為滅火器放在廚房里,占地方又不美觀,且老人和小孩使用不便。“如果用玻纖布做成一種適合家庭用的滅火器,一定很有市場。”
于海洋的創業計劃得到了母親江愛琴的支持。江愛琴幫助調研了市場,認為兒子的想法行之有效,她支持兒子創業,并設法說服丈夫、公公和婆婆。
反復試驗研制出“滅火毯”
2013年10月,于海洋放棄優厚待遇,在家人和親友幫助下,多方籌資100多萬元,注冊成立泰州市中盛玻纖制品有限公司。
于海洋首批招聘20多名員工,從母親創辦的企業里買來玻纖布,簡單加工后,剪裁成各種形狀和規格,命名“滅火毯”。廚房里,于海洋故意調大調高灶頭的火,拿著大小不等的“滅火毯”反復試驗。他嫌火不夠大,又在灶頭上方放上易燃物,待火膨脹開來,就拿“滅火毯”撲,常常嗆得淚流滿面。有幾次,還被火燒到了頭發和衣服。
經過反復試驗,于海洋發現,正方形的“滅火毯”拿在手上撲火時最順手。他又做了不同厚度、多種規格的“滅火毯”,請來家庭主婦和老人小孩試用,結果定下厚1毫米、邊長1.2米、1.5米,厚0.43毫米、邊長1米、1.2米等幾種規格。
于海洋還請來高級設計師,在滅火毯下方,對稱裝上兩根小拉帶,并制作了小巧美觀的紅色長方形PPC袋,表面圖文并茂印上使用說明和適用范圍。PPC袋套裝折疊好的滅火毯,懸掛在廚房墻壁上,既不占空間又環保美觀。遇到躥起的火苗,只要輕輕拉帶,滅火毯就滑到手上,迅速抖開,覆蓋火焰,直至熄滅。
兩個月后,滅火毯正式投放市場。于海洋本著“價廉物美、薄利多銷”的原則,定了較低的價格。如厚0.43毫米、邊長1米的滅火毯僅賣10.5元。于海洋借助阿里巴巴和淘寶,網上展示和銷售,滅火毯很快火爆市場。
一次退貨催生產品升級
于海洋誠信經營,即使向母親廠里買原料,也從不欠賬。接到急的訂貨電話,于海洋和妻子吃住車間,與工人一起干,通宵達旦,確保按時交貨。
創業并非一帆風順。 2015年初,于海洋接到一家外貿公司的訂單,貨值20多萬元。于海洋帶領員工苦戰七天七夜,辛辛苦苦加工出來的產品,發貨后竟被退回。原因是表面有毛刺,不精細,缺乏舒適感。
于海洋想起退貨的一幕,至今仍有些心酸:本來資金就緊張,倉庫里又積壓了不少貨。當時,心里難受極了,欲哭無淚。
危難之時,母親提醒他,“辯證地看,退貨其實是件好事,能幫助提高產品質量。說白了還是那句老話,失敗是成功之母。”
于海洋茅塞頓開,背著滅火毯回到母校,請教教授,拜訪博士生師兄,解決滅火毯的手感問題。于海洋帶著教授給的“秘方”,回廠給滅火毯做表面涂層處理,歷經一年多時間,終于研制出光滑柔軟、舒適環保的滅火毯,并順利通過CE歐盟認證。現在,中盛公司生產的滅火毯遠銷德國、英國、美國、印度、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及國內20多個省市,年納稅銷售近千萬元,廣泛應用于家庭廚房、賓館、娛樂場所、加油站等容易引起火災的場所。
江愛琴說,兒子創業成功,對她的玻纖布企業也帶來利好,滅火毯生產需要大量玻纖布,她的廠原先產值僅五六百萬元,如今翻了一番。
于海洋表示,下一步,他會根據市場需求,將滅火毯制作成防火服、帽子、圍兜等,讓更多滅火毯制品走進千家萬戶。